close

   【深圳商報綜合報道】近日,各大媒體都在報道“加拿大華裔大媽開寶馬領救濟”一事,這是繼“中國大媽倒賣基督教救濟窮人食物”後,又一條涉及在外華人形象的新聞。網友們再一次把怒火燒向中國大媽,不僅如此,還有媒體認為海外華人占盡資本主義的便宜,不擇手段騙福利、救濟。首先,需要還原一下“華裔大媽開寶馬領救濟”事件。
   是不是華人尚不能確定
   《加拿大曝兩華裔婦女坐寶馬領救濟食物卡》這則新聞,是1月5日開始廣泛在中國傳播開的。新聞稱,在多倫多,兩名乘坐一輛價值5萬加元的寶馬SUV座駕的華裔女士,一同前往救濟站領禮品卡。消息一齣,各門戶網站的熱門留言中,充斥著對兩名“華裔”的指責,如“丟中國人的臉”、“都到國外了,還改不了貪小便宜的心理”。
   仔細看這個視頻,坐寶馬到現場的兩位女子出場總共十幾秒,她們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答覆:“Not exactly。 But we were told by our friends that we can get a card。 If there is no card,it's OK。”中文大意是:“並非如此,我的朋友告訴我們這裡會派卡,如果沒有,沒關係的。”
   這是繼前幾天美國舊金山曝光中國大媽倒賣基督教救濟窮人的食物後,又一條涉及在外華人形象的新聞。與此前那條用“疑是”華人做標題的新聞不同,這則新聞並不含蓄,而是直指大媽的“華裔”身份。可是整個視頻中,都沒有說過這兩名坐寶馬的女士是“華裔”,甚至沒有說過她們是“亞裔”,只是我們通過視頻,可以判斷她們大概是亞裔。同時,據人民日報海外記者實地考察,也無法找到這兩人來確定他們是否為華人。
   這次領救濟食物無關貧富
   這則新聞的爆點無非有兩個,一個是“華裔”,另一個“寶馬”。暗示的意思很明確:有錢的海外華人,還要摻和到給窮人的救濟食品發放上。
   有必要瞭解一下這件事的背景。據當地華文媒體“加拿大華人網”披露,多倫多在去年12月下旬,遭遇了少見的凍雨災害,全市30多萬家庭斷電,不少家庭甚至在無電狀態下度過“黑色聖誕節”。很多社區中的超市與餐飲店也因無電而停業,給居民生活尤其是飲食帶來極大困難。
   鑒於此,安大略省政府於去年12月31日和今年的1月2日、3日共三天,向受災民眾發放價值50至100加元的食物禮品卡。公告說:凡是斷電在兩天以上的家庭,每人可領取50加元,每家可領取100加元的食物禮品卡。因最初對領取人的資格並沒有做出明確限定,所以前往領取的人很多,而每天發放的數量又是有限量的,排在後面的人往往領不到,引發不少人抱怨。因此,負責此項工作的省社區安全廳廳長,才不得不出面呼籲將食物禮品卡讓給那些最需要的人。
   但是,“最需要的人”的標準,和貧富無關,而是決定於在極端天氣下是否真正需要食物。如果你沒有工作,住的也差,但是你家離市區近,就容易找吃的;你工作穩定,住郊區大房子,大雪封路,你也可能急需食物。這和你是開寶馬奔馳,還是豐田本田,沒有任何關係。
   華裔大媽新聞怎麼產生的
   加拿大CTV新聞網1月2日以“冰凍災害:禮品卡需求超出供應”(Toronto ice storm: Food replacement gift cards run out again)為題,發了一篇新聞報道。這個報道沒有針對亞裔以及任何族群,採訪的人都是抱怨排了隊但沒有領取到禮品卡,“他們(這裡指的是政府機構或者超市)讓我們來,結果來了,排長隊,然後沒有排到,卡就發完了。”
   此外,之前的確是公佈讓停電受災的用戶去領取,但是後來發現情況失控,才說給最需要的人。針對這個情況,加拿大當地媒體做了這個新聞報道,意在指責政府準備不足、組織不力。
   就是這樣一個很尋常的報道,為何會和“華人”、“冒領”扯上關係呢?可能是一位在加拿大生活的華人,在當天看到這則新聞後,產生了錯誤的理解,把“華裔大媽開寶馬領救濟”這樣的信息寫進了微博里,兩家媒體轉發了這條微博後,這則新聞就開始廣泛地在中文網絡傳播,可以確定媒體沒有做考證。
   網友怒氣緣於國內“福利倒掛”?
   在怒恨的人群中,很多人是因為“寶馬”和“冒領”這兩個矛盾形象而憤怒的。專欄作者曾穎認為“與其說網友是在罵那兩個女人,還不如說是在罵由此展開的無限聯想。”
   錶面上看,網民罵的是這兩個“華人”婦女,或者說罵的是海外華人在富裕的條件下,還去騙福利、救濟。但仔細一想,這種怒氣從何而來呢?加拿大中文網一位網友說的倒是挺有道理:我能理解中國大陸網民的心情,我不認為他們真的怒在海外,而是嫉恨當下。這可能是網友情緒激動的原因之一。
   “開著寶馬吃低保”、“坐著奔馳買經適房”,這是中國典型的福利倒掛現象。學者秦暉認為,我國的“福利”和特權掛鉤,覆蓋面從最強者開始,他把這種情況叫做“負福利”,一切的改革,就是要使中國走出負福利狀態。
   新聞·背景
   歐美媒體稱
   騙福利行為非華人獨有
   【深圳商報綜合報道】據美國中文網報道,美聯邦和紐約各級執法部門,於2013年12月20日在紐約曼哈頓、皇后區以及布魯克林三區突擊行動,查封了數家店面、逮捕了超過20人,其中有16名華人被起訴涉嫌奶票欺詐。
   在紐約州,奶票福利為每三個月領取一次,一歲以下的嬰兒,每三個月可以領到300到400元的奶票補貼,一歲到五歲期間的兒童,每三個月可以領到150元左右的奶票補貼。於是,華人社區街頭出現了商家店面掛著“接受奶票”的標識,不少商家在收取奶票的時候,兌換給顧客現金而不是奶粉或指定用品,商戶從中可以賺20%到25%的差價。
   疑似華人倒賣基督教救濟窮人食物類似曝光華人鑽福利空子的例子還有一些,如冒領住房補貼、醫療救助金等,甚至還有疑似華人倒賣基督教救濟窮人的食物。美國舊金山一家電視臺,拍攝到一批疑似華人在美國教堂排隊,領取免費食物,他們領取食物後即刻當街拆開,把貴重些的食物藏進行李箱,把不值錢的罐頭直接扔進街道上的垃圾桶,再去排隊領取食物然後拿去賣。
   實際上,歐美媒體也經常報道各種福利被濫用,救濟被騙取的案例,這可絕不是只有華裔才會牽扯其中。據《紐約時報》今年1月報道,紐約市80名退休警察和消防員,在這個星期二被指控假冒殘疾騙取社會救濟,成為美國最大的同類欺詐案。報道說,幾十名被告簡直是“光天化日之下偷盜”:起訴書表明,一些人聲稱因為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每年冒領3萬至5萬美元,原因是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中精神受傷害,出現創傷後焦慮症和憂郁症。
   美國的媒體更喜歡報道墨裔和非裔騙取福利的案例。比如《華爾街日報》在2012年報道“最近一項關於食品券使用的研究結果顯示,90%的黑人在20歲之前都是用食品券”,認為“這個比例不公平,其中必然存在著冒領”。
   如果案例還不能說明問題,英國有更具說服力的統計數據。2013年4月,英國開始發起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社會福利制度改革。根據英國就業和養老部201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年有10.2萬來自非洲國家的人和13.2萬來自亞洲及中東的人領取救濟金;而包括東歐國家在內的歐洲人,領取英國救濟金的人數最多,近13.9萬。
   在2012年,英國就有8600宗針對福利和稅收補貼而被指控的案例,在2013年前五個月,有類似案例4000多宗,其中89.7%的案例都罪名成立。根據英國2001-2011年因福利欺詐被判刑的人數,英國警方認為來自波蘭的人群是最值得警惕的,第二、三危險的是來自越南和阿爾巴尼亞,中國排在第六。  (原標題:“當事人開寶馬領救濟”真相調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83vimmx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